在我們的傳統飲食習俗中,有很多的講究,例如:飯要少吃、酒要少飲,莫吃卯時酒、昏昏醉到酉,不貪意外財等,這都是提醒人們飲酒時的注意事項。酒要滿、茶要淺,則是有關斟酒倒茶的禮儀要求,下面咱就說一下酒滿茶淺的習俗吧。
在倒酒的時候要滿是在很久以前就有的,說起來還是因為在古代有很多人會通過酒水來下毒取他人的性命,所以當大家在碰杯時酒滿了就會與對方的酒摻到一起,也以此表示酒是無毒的,但如果不是滿杯在碰杯的時候酒是不會溢出的,這個規矩一直延用至今。
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學為源頭。莊周主張,物我合一,天人合一,齊一生死。莊周高唱絕對自由之歌,倡導“乘物而游”、“游乎四海之外”、“無何有之鄉”。莊子寧愿做自由的在爛泥塘里搖頭擺尾的烏龜,而不做受人束縛的昂頭闊步的千里馬。追求絕對自由、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,是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。
在我國傳統的中庸觀念,中中為正,中上為善,人們就以不太偏也不太倚的七分為斟茶標準。當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,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,并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,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,如有茶點心,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,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。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,從客人的右方奉上,并面帶微笑,眼睛注視對方。 當然,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,雙手接過,點頭致謝。品茶時,講究小口品飲,一苦二甘三回味,其妙趣在于意會而不可言傳。另外,可適當稱贊主人茶好。壺中茶葉可反復浸泡3至4次,客人杯中茶飲盡,主人可為其續茶,客人散去后,方可收茶。